开拓先锋——朗诵的探索和实践
苗晓是中国朗诵艺术的探索先锋和实践者。20世纪80年代末期,她开始研究中国古代诗词朗诵的艺术形式,并在实践中尝试创新。她将中国古典诗词朗诵与现代诗歌、戏剧、音乐、话剧等文艺形式结合,尝试打破传统朗诵的僵化局面。她的朗诵作品“董庄梦”、“雨巷”等,不仅形式上独具创新和个性,而且语言美、情感真、形象生动,贵在艺术性、表现力和感染力。文学评论家——朗诵的理性思辨
苗晓不仅是朗诵艺术家,同时也是一位文学评论家。她从诗学、文学史、比较文学的角度解读和创造朗诵艺术。她在研究上提倡“传统与现代相结合,思辨与审美相互渗透”的方法论。她对“诗与人”的关系进行辨析,阐述了诗歌的表现形式、词汇选择、声音艺术等问题,并以此评析和引领朗诵艺术的创新和发展。她的著作《中国现代朗诵艺术史》和《苗晓朗诵艺术论》等,成为中国朗诵艺术发展的重要文献和理论支撑。思想启蒙家——朗诵的人生哲学
苗晓是一位思想启蒙家,她倡导“以人为本”的朗诵理念,积极倡导朗诵作品关注人类的生命、情感、价值和人生哲学等问题,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。她不断探索人类精神世界,提倡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和人性价值,反对粗糙的表演、外露式的展现,重视内心生命的显而易见的穿透力和生命韵律的表达。她提出“朗诵艺术的真正目标是震撼人心,唤起共鸣,让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和意义”。她的朗诵作品《事出有因》、《风入松》、《在温柔的阳光里》等,不仅艺术性极高,而且高尚、深刻、引人深思。 苗晓的朗诵艺术跨越了传统和现代、民族和国际、审美和社会等多个层面,在中国现代朗诵艺术的发展史上独树一帜。她积极探索朗诵艺术的精髓,引领中国朗诵艺术推向了一个辉煌的新纪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