顿号是中文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,常常用来列举或分隔词语。那么,具体怎样读顿号呢?在语音上,顿号表示停顿或短暂的停歇,读音与逗号相似,用来分隔同等级且有独立意义的词语,同时表达词语之间具有某种关联的含义。
顿号的读法有以下几种:一、短顿号,简单理解为“顿顿顿”,表示停顿短促,通常用来连接意义相近、紧密相关的词语,例如“花红柳绿,繁华喧嚣”。二、长顿号,简单理解为“顿——顿”,表示停顿较长,通常用来连接两个意义相对立的词语,例如“风轻草柔,长夜漫漫”。三、斜顿号,读作“顿/”,表示停顿的时间与短顿号、长顿号之间,通常用于列举两个相同或相似的词语,例如“相伴相随,欢声笑语/互相帮助,患难与共”。
除了语音的变化,顿号还会带来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。用顿号分隔开的词语之间,虽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,但却能够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关联,从而丰富句子的表达效果。例如:“风吹落叶,心便凉了;雨打芭蕉,人就清爽了。”用顿号将两句话连接在了一起,并表达了“自然物象对人的感受”这样一种连贯性的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