炸糍粑的做法(糍粑是怎么做的?)

油炸糍粑:仿佛一直黏贴着散不去的快乐童稚光阴

周忠应


很多心里都有糍粑情结,看到糍粑后,眼里放光。美味的糍粑,一直是我喜欢的食品,它不仅能填饱肚子,更是一种特别的美食。

“妈,肚子饿了。”这时,母亲知道我们惦记家里的糍粑了。“你去拿一块来,放到火塘里烧吧。”得到妈妈的许可,心里可高兴了。赶忙从家里的水桶里掏出一块糍粑来,美滋美滋地放在火边烤起来。吃糍粑是要有耐心的,别把糍粑放在火太大的地方,容易烤糊,用小火烤出来的糍粑才最好吃了。并且要不时地翻边,让两边受火均匀,当一边烤得像个皮球的时候,迅速换边,等另一边又像皮球时,可以说便熟透了。

如果家里有糖,或者蜂蜜,涂一层到烤熟的糍粑上,那么味道便更好了。只是小时候这两样东西非常稀缺,可遇而不可求。其实,什么也不放的糍粑也非常好吃。我小时候在山旮旯里长大,家里没有水田,全靠国家的返销粮过日子,更不用说种糯谷了。家里的糍粑一般是亲戚朋友送的。从中秋开始,家里陆续有亲戚给我们送些糍粑。我家的亲戚住在山旮旯的少,他们知道我们家不产粮食,做了糍粑之后,首先就想到了我们家。我家也从来没有做过糍粑。

直到有一年冬天,我在中洲的姑妈家住,正碰上他们制糍粑。我看到白花花蒸熟了的糯米饭倒在一个石臼里,姑父与他家的一个邻居举着一、二十斤重的糍粑槌不停地捣,捣一声,嗨一场,嗨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。一臼糯米饭要来回个把小时才能捣烂,烂得看不见米粒。当然糍粑捣得越烂越好呷,也越经得起久放。糯米饭被槌烂之后很粘,槌上粘上厚厚的一层,越往后也就越费劲。彻底捣烂后,再把糯米从石臼里搬出来,放到案板上,用手滚成长条,等待冷却一些后,再用刀切成片片,就成了我们平时见到的糍粑模样。

原来糍粑这么难做,我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记忆。糍粑是千槌万槌捣出来的,这让我想起课堂上学的诗《石灰吟》: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粉身碎骨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”。这民间的糍粑,不但留着清白,更是留下了美味。糍粑仿佛一直黏贴着散不去的快乐的童稚光阴,每次见到糍粑,便想起火烤糍粑的快乐儿时时光。

曾经那个快乐童年早就不见了,转眼已是年过半百。去年冬天,我们一家都在沈阳过年,在女儿家的一本菜谱上,我翻到了一道油炸糍粑的厨艺,简直是欣喜若狂。我赶忙从附近的超市买来一些糯米,照着菜谱的做法捣弄开了。


第一天,先将糯米用水浸泡一夜;

第二天,将糯米沥干水后上锅蒸熟;

然后将糯米饭放到盆中放入白糖捣成泥状;

然后放到保鲜碗中,放到冰箱中冷藏起来;

第三天早上,将结成一块的糯米饭从保鲜碗中取出;

然后,慢慢切成片片,倒入热锅油里煎成两面金黄。

糯米在蒸锅蒸熟后,特别香,两个外孙,一次又一次进厨房问我在搞什么好吃的,当我把糍粑切成一片片的时候,他们便知道了这是糍粑。炸熟的糍粑比火烤的糍粑更香,也更干净,小时候在火塘里烤的时候,糍粑上面会黏粘一层灰炭,用小手轻轻一拍便吃开了。我记得母亲曾经说过,这炭火灰是能吃的呢,吃了还能造刺。不过一直到现在我不知道造刺是什么意思。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,从自己的童年到女儿的童年,如今看到了孙辈的童年,所有的童年都是快乐无邪的,但每一代人的童年又似乎完全不一样了,一代更比一代快乐与美好。(2020年5月7日写于陶然居)


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。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://www.cnbushmen.com/shcs/1671.html 炸糍粑的做法(糍粑是怎么做的?)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