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游山玩水,心境豁然开朗
据史书记载,顾恺之在《文思续集》中写道:“世事洛流,天地湛深,谁云独往?”顾恺之热爱自然风光,经常游山玩水,在大自然中感受心灵自由,摒除世俗杂念,抚平由外物引起的纠结和烦忧。此时,他精神愉悦,思维活跃,能够在环境的感染下,获得灵感和启示。在顾恺之看来,这种情形不仅仅是身心愉悦,更能对他的书法艺术产生深刻影响,创造出极富思想性的佳作。
二、涵养身心,墨韵生花
顾恺之深知身心健康对于书法艺术的重要性。他有一番名言:“以气散聚为体势,以黄精\"脆劲\" 为点画。”这种“体势、点画”的理论不是只指书法技巧,而是关涉到身心和书法之间的相互作用。在书写书法的时候,他总是会调整自己的呼吸和身体状态,让自己进入一种平静、专注的状态。这样的精神状态渐入佳境时,他的笔墨无不充满了生机,顿时笔墨生辉,墨韵跃然纸上。
三、笔耕不辍,坚持追求
顾恺之在书法艺术中持续追求进步,不断寻找自己的提高之路。他有一次写到:“不学百家,则盲于一家,不思蜀汉,则无知于魏吴。”他提倡吸收多种文化精髓,取其精华。因此,他不断研究前人的书法创作,不断深化自己的书法境界和视野,取长补短,融汇贯通。他也十分坚持自己的风格,逐渐形成自己的书法特色,并传承给后人。可见,只有不断坚持追求和自我提高,才能有更深层次的灵感和境界。
总结:
顾恺之在书法艺术中,对于心灵的涵养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感受,是他能够在书法创作中不断突破自我的关键。他比一般人多了一份从容和自在,从心态上升华至书法,他的笔墨表达了他的心境,刻印着他精神的文字。我们也应学习顾恺之,保持平静的心态,细心感受和涵养身心,始能在书法艺术中进一步提高,达到更加优秀的艺术高度。